这篇文章来自肾上线APP-肾友圈华锋优配网,作者昵称:慎独
我是一名经历过肾移植又重返透析的IgA肾病患者。今天想通过\"肾上线\"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。这不是一篇标准的科普文,而是我真实、充满教训与感触的求医之路。希望我的经历,能带给您一些提醒,或是一点共鸣。
我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023年冬天。那时我还是个即将毕业的学科英语研究生,眼看着同学们陆续签约入编,我也顺利通过家乡的人才引进,即将实现教师梦。
可命运却在这个时候转了一个弯!
最初的征兆:视力模糊与惊人的
一切始于2023年12月。那天早晨醒来,我发现自己的视力突然变得模糊。起初以为是研究生学业繁重,用眼过度,并没有太在意。
随着寒假临近,在安排好家教课程后,我回到了湖南老家。没想到回家后情况越来越严重,到最后连手机屏幕上的字都看不清了。
我到常德市爱尔眼科检查,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视力问题。验光配镜无果后,护士为我测量了血压——210/110mmHg!
这个数字让我和医生都震惊了。眼科医生高度警觉,建议我立即去三甲医院排查高血压原因。
当时我刚用完扩瞳药,视线一片模糊,一路跌跌撞撞来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。
确诊即为尿毒症
在医院,一片降压药无效后,我被收治入院。
经过一系列检查,医生口中的诊断从\"慢性肾炎\"慢慢\"进化\"成尿毒症。
我已经记不清当时的我听到尿毒症后的心情,只记得第一次躺在血透室里紧急透析的我,充满着对教师梦碎的恐惧而泪如雨下。
父亲见状,轻轻拂去我的眼泪,我却更是控制不住地哭诉:\"为什么是我,我不要透析,我要站上讲台......\"
追寻病因:北上求医与残酷的真相
这个年,注定与以往不同。没有欢愉的色彩,唯独一张张忧心忡忡的面庞。
大年初五,堂哥和我爸带着我北上求医,来到了肾内科全国顶尖的北大第一医院。
穿刺已做,病理回报:穿刺一共取到47个肾小球,其中39个已硬化,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损伤!医生坦言已无力回天!
更要命的是肾穿刺后出血,又行肾动脉介入手术,元气大伤。来不及悲伤,在北京定下方案后立马赶往湖南长沙。
母亲的决定:一命换一命的勇气
在湘雅附二,在多方评估下我置了腹透管,开启了腹膜透析以保性命。在湘雅住院的这段日子里,妈妈下定决心的要与我配型捐肾。都说要是能一命换一命,医院的天台上早就站满了母亲。
2024年7月1号,我和母亲动身湘雅附二。由于我和我妈妈的血型不合,术前需对我进行预处理。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。
7月22号。手术如期展开。妈妈先进手术室取肾,我忐忑地坐在床上,等着医护通知我手术。
在这预处理的二十天里,由于处于免疫抑制的状态,我被安排在ICU里,与家人已分别二十天整。手术当天,我从ICU出来,看到了久违的亲人,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给我加油打气。
姐姐陪着医护推着手术车,在旁边轻轻说:\"没事的,老二,妈快出来了,换完就好了...\"我强装镇定,可内心早已波涛汹涌,极力控制,可泪还是不受控地从眼角滑落。
手术车从亲人旁边快速经过,姑姑紧跟着手术车到电梯口,说道:\"莫怕哦,乖崽,不要紧滴......\"
下午四点,我从手术室出来。电梯门开的瞬间,我看到焦急的父亲不停地来回踱步,虚弱的我毫无力气打招呼,与父亲匆匆擦过,我又回到了ICU。
术后一周是我整段移植以来过得最舒坦的几天。
肌酐指标断崖式地下降令人欣慰!从术前832umol/L到470umol/L再到离正常指标最近的138umo/L。
是妈妈的肾脏在我体内工作啦!我既兴奋又无措,兴奋于指标在一步步纠正,无措于对母亲的亏欠到了极点!
各方的托举:温暖的人间真情
对于此次移植华锋优配网,我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!
此次移植是多方位的托举:我的母亲,为我提供肾源;
我的亲人,资金上的扶持及术后的一顿顿营养餐;
我的乡邻们,沉甸甸的善款解我的燃眉之急。村中的耄耋奶奶倾注自己的养老钱,低保户爷爷更是在拿到救助金后的第一时间给我捐了善款。在菜地青黄不接的时候,连买份三块钱小菜都要“讨价还价”的他们却给我募捐二百!这笔天文数字我铭记于心。
我的同窗、母校,给我提供情绪价值,为我募捐;我的导师、班主任,给我毕业论文上的各种支持及优待;
我的村干部们,急我之所急,主动伸以援手,为我申请个人低保,建立帮扶小组;
还有湘雅附二肾移植科的医护人员们,你们是如此专业,又如此温暖;还有屏幕之外的陌生人,感谢你们伸以的援手。
移植后IgA复发,多重希望破灭
本以为众人拾柴火焰高,火焰会烧走病痛,会通往幸福。可出院后一周一次的复查让我心力交瘁。
我焦急地刷新湘雅附二的公众号,想早一点得知自己的复查情况,就像查考研成绩那般紧张。
可就在这一次次的考试中,我从未及过格。术后一周一次的复查我发现肌酐居高不下且缓慢攀升,还出现了高钾血症。
刚出院一月的我又住进了肾移植科。带着第一次肾穿出血的恐惧,我又行了肾移植术后的第一次肾穿刺。
很不幸,荧光再现,又确诊了IgA肾病。
那天早上,我的主治医生告诉我了这个结果,好巧不巧,我接到了人社局的电话,我因没按时提交体检报告,教师编资格被取消了。
前后脚的光阴,我连遭重击,可在医生护士面前,我还在佯装镇定。医生护士离开关上门的一瞬,我的泪像脱缰的野马再也不受我的控制。
父亲为了高昂医药费辛苦奔波
确诊IgA肾病复发后,尿里又开始出现了蛋白和潜血,当时尿蛋白和尿潜血在+-和1+来回跳动,血肌酐200+。
在医生的建议下,8月23号,我开始尝试新药治疗。当时对我来说,这几乎是控制病情的唯一希望。
我记得每次用药时的那种复杂心情——既期待药物能起效,又心疼那昂贵的药费。更让我难受的是,父亲为了支付这笔费用,背井离乡来到长沙做小时工。他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,却要在工厂每天工作12个小时。
灾难接连:严重感染与巨额医疗费
日子就这么在忧郁中度过,不知是不是药物副作用,我剧烈腹泻,一天十多次且是水样便,我又来到了附二移植科。
就在出院前夕,我回了趟堂哥家(堂哥闲置空房),打开冰箱,却已是霉斑绿苔,腐肉还生了蛆(冰箱不知何故断电已久)。
我顿感大事不妙,立马往湘雅附二赶。果真当晚腹痛难耐,后经查验是隐孢子虫,大肠埃希菌感染。
本来就IgA复发,我已没了信心,如今又严重感染,经过艰难治疗,肾保下来了,血肌酐差不多在250-270umol/L左右,代价是15万的真金白银。
最后的尝试:短暂的曙光
在各种治疗方案都尝试之后,血肌酐还是居高不下,一度达到了290umol/L,我的主治医生无奈地说:\"你的移植肾等不起了,试试另一款新药吧。虽然贵,但可能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。\"
我咬紧牙关在肾上线购买了一瓶,心里既期待又害怕:期待它能够创造奇迹,害怕这最后的希望也会破灭。
令人惊喜的是,服用两周后复查,肌酐竟然下降了30多个点,尿蛋白和潜血都变成了阴性!看到化验单上从1+转换到阴性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重生希望。
我拿着化验单,像考了满分的孩子一样,昂首阔步地走进主治医生的办公室。医生也由衷的为我感到开心。复查完回家的路上,风都是甜的,我买了一块面包奖励自己,品味那久久不曾感受到的香甜。
最终失去:再次感染与移植肾失功
有了第一次感染的前车之鉴,我闭门不出。在家安心磨炼英文基本功。短短一月,我做了上百套名校模拟题。因为我深知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为成为一名老师,我时刻准备着!
可大门不迈的我,也能肺部感染。我纳闷地问医生,医生说可能是梅雨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我所感染的真菌。此次肺部感染彻底把我推向鬼门关。也彻底摧毁我那本来就羸弱的移植肾。
治疗期间,我被下达两次病危,血肌酐也从200+升高到300+,在医院照顾的母亲被吓得六神无主。经过一个多月治疗,我的呼吸衰竭终于好转,拔下了氧气管。
可这时,我的血肌酐已经接近600umol/L,已经不排尿了,全靠床旁透析脱水。肺部感染期间,停了一月有余的排斥药,估计移植肾已经排斥。无奈之下,我又行了一次肾穿刺。
主治医生告诉我,确实已经排斥。但可再进行血浆置换最后一拼,但价格高昂且无报销。彼时,我已花费12万且还处于欠费阶段。我小心翼翼地问:\"彭教授,有几成胜算?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,但能不能给我量化一下?\"\"不到20%\"彭教授说道!
我那期待的心不再温热,教授的不利20%彻底浇灭了我的希望之火。
最后我放弃了血浆置换,在肾内科造上瘘,准备规律透析了。
透析室里的感悟:看见更大的世界
到现在我已规律透析三月有余了,回首这段艰难的旅程,从确诊尿毒症到腹膜透析,再到肾移植,紧接着多发感染移植肾失功,重回透析,我只花了两年不到的时间。
读者们,你们可能觉得我很不幸,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,当我看到我所在透析医院的患者我再也不这么认为。
这里只是个十八线小城,却有双目失明的花季少女;有拄拐也寸步难行的中年父亲,有断臂的中年阿姨,还有身患癌症的耄耋老者......他们又是谁的女儿,谁的父母,谁的爷爷奶奶......对比起他们,我就简简单单一个尿毒症,又有什么可抱怨的?
经历种种,我也开始复盘。
纵始肾病极其隐蔽,仍有迹可循。研一的暑假,我留校兼职,一天上10节家教课的我终于累倒。
某晚,我被脚后跟的疼痛刺醒,疼痛难挨,第二天在同窗的陪伴下来到医院验血。验血结果第二天才出,可这时疼痛已消失,我也没收到医院电话,便没再管。
彼时我已尿酸偏高,当时的我也不知道尿酸升高竟是与肾功能挂钩,但凡当时的我多多了解疾病,不至于会是今天这般田地。其次,研二暑假,我发现我每晚要起夜一次(之前不起夜),当时认为晚上吃了西瓜没在意。回想起来,这两个信号定是肾脏在求救。
可惜愚顿的我毫无察觉。所以敬爱的读者朋友们,请慧眼辨恶疾,成与败总是见著于细微处,出现往常没有的信号还得积极就医,防微杜渐!
给肾友们的建议与分享
1. 早期干预是关键!我的血泪教训是:身体发出的信号不容忽视!研一暑期脚后跟痛查出尿酸偏高未重视,以及后来出现的夜尿增多(每晚必起夜一次),现在回想都是肾脏在求救!如果当时能更早发现并干预IgA肾病,结局或许大不相同。请肾友们务必定期体检,关注尿常规和肾功能,出现异常信号(如水肿、泡沫尿、乏力、血压升高、夜尿增多)务必及时就医,深究原因!
2. 关于用药:我的体验是,是否选用新药需权衡疗效、副作用和经济负担。
3. 关于移植:移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大希望,但IgA肾病存在复发风险,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,感染风险大增。我的经历就是惨痛教训。决定移植前需充分了解风险,术后更要严格遵医嘱、严防感染。
4. 心态至关重要:从教师梦碎到多次命悬一线,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“事与愿违”。但正如曾国藩所言:“物来顺应,既往不念,当下不杂,未来不惧。”既然病魔已至,与其沉溺于过去或恐惧未来,不如专注当下,积极配合治疗,过好每一天。对比更艰难的绝症患者,我们仍有希望和选择(透析、药物、可能的再次移植)。保持积极心态,对治疗和生活都大有裨益。
5.信任医生,善用资源:像“肾上线”这样的专业平台是获取信息、了解新药和政策的好渠道。多与医生沟通,了解最新治疗进展。
▶结语
两年多的斗争,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。我的心境也开始随之变化。我开始懂了,世间有太多的事与愿违,竟然得不到便莫要再强求,握不住的沙何不扬了它!刚开始我也曾发朋友圈吐槽,同窗的一条锐评瞬间使我平静下来:竟然拿到了这个人生剧本,那就努力演好它!是啊,有些事已无法扭转,It's no use crying for spilt milk. 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,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,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,唱支歌给你听……
(研一元旦与室友重庆跨年)
(研二暑假与同窗长沙之行,橘子洲头)
(这是研三毕业礼成啦)
(这是学术沙龙上台汇报的我)
对于早期肾友们,你们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,不幸的是慢性肾病是持久战,切不可掉以轻心。
万幸的是科技日新月异,现在有太多的治疗手段可供选择。对于处于高强度工作中的朋友们,一定爱护身体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对于已经透析的病友们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
最后,我想用一句英语与大家共勉,这也算是我作为英专生最后的执着:
If life gives you lemons, make lemonade.
如果生活给了你柠檬,就把它做成柠檬水吧。
——来自一名仍然相信希望的肾友
谢谢你,慎独,谢谢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像小太阳一样的你,历经坎坷依然如此温暖!看到你的文章时,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就像你安慰大家的:“物来顺应,既往不念,当下不杂,未来不惧。”肾上线所有小伙伴们也衷心祝福你和所有肾友们,我们一起加油,享受每一个当下↓↓ (如果大家想和作者联系,请打开肾上线小程序--肾友圈。下载肾上线APP体验更好,平时下软件的地方搜索 肾上线)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